
图1 常规编织金属丝网毛细
手撕钢的制备工艺极其复杂。一张手撕钢的原始钢带厚度为0.8mm,要将材料厚度变为10μm,这个过程好比擀面皮,需要20根轧辊来“擀”薄。材料厂商需要从上万种辊系配比中选择合适的参数经多道次轧制,同步配合反复多次光亮退火处理才能将材料轧到最终需要的厚度。手撕钢被誉为钢铁工业“皇冠上的明珠”,这款明星材料的国产自主供应实现截止到目前也不到十年时间。

图2 百炼钢化为绕指柔,可用手轻松撕开的钢材
当前,手撕钢已在航天太阳能电池板,航空工业机翼除冰系统,消费电子柔性显示屏掩膜版,新能源电池集流体等领域显示出其独特的应用优势。此次OPPO首次将手撕钢应用于智能手机热管理领域,是OPPO在新材料创新应用实践上的又一突破。
如果说10μm 手撕钢是“优质画布”,那工程师创新设计的超薄毛细结构,就是这幅“散热杰作”的核心灵魂。一加15“冰河VC”的毛细结构基于精密微冲压技术,在10μm 手撕钢基材上构建出波浪纹连续三维立体微通道结构(图3),为VC均温板内液态工质传输提供高速通道。
此外,“波浪纹”波谷及波峰位置同步冲压成型尺寸小于20μm的通孔,此类通孔为VC工作时薄液膜的蒸发提供了汽相循环通道。与常规编织毛细相比,该毛细结构实现了三大突破:
1、极致轻薄
与常规编织毛细相比,厚度降低33%。同时单位面积毛细重量减少30.2%。
2、超快传输
基于精密微冲压工艺构建的三维立体微通道,兼具高毛细压力及高流量流体传输,毛细吸液速度与常规编织结构相比,提升100%。

3、高效传热
三维微通道的孔隙率高达70%,确保高流量流体传输的同时,极致轻薄的毛细结构(厚度减少30%),为均温板单体设计释放更多的蒸汽循环空间,提升均温板内部汽液循环效率及热量传输速率。测试结果显示,与常规VC相比,热量传输速度提升200%,实现“秒级控温”。
标签: 新品发布 手机笔记本等电子产品 点击: 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