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设计网

什么是热设计?

热设计

来源:网络


在电子设备的设计中,小型化、高效率化、电磁兼容性(EMC)对策、热对策正在成为几个重要的课题。“热”关系到元器件和设备的性能、可靠性以及安全性,因此一直以来都是重点讨论的事项之一。本应用笔记介绍了以在电子设备中使用的 IC 和晶体管等半导体元器件为前提的热设计基础。

何谓热设计?

在半导体器件中,封装内的芯片温度、即结温(接合部温度)的最大额定值被规定为 TJMAX。当进行电子设备设计时,需要考虑器件的发热情况和周围环境温度条件,以使器件温度不超过TJMAX。因此,对于设计中使用到的所有半导体器件,都需要进行热计算,判断是否会超过 TJMAX。当超过 TJMAX 时,需要采取降低功耗、重新进行散热设计等措施,将 T控制在最大额定值的范围以内。

当然,在电子设备中不仅仅会用到半导体器件,还会用到电容器、电阻器、电机等各种各样的电子元器件,这些元器件各自都有关于温度、以及功耗的最大额定值。在进行设计时,对于构成设备的所有电子元器件,都必须做到实际使用条件不能超过器件与温度相关的最大额定值。

在设计初期阶段进行热设计的必要性

如果在设计初期阶段,没有进行热设计并采取热相关对策的话,有可能在产品的试生产阶段,甚至在量产前夕,才发觉存在热导致的问题。不仅仅针对热,对于其他问题也是一样,当采取对策的时机越靠近量产,则花费的时间和成本就会越多,可能成为导致出货延期而丧失机会的大问题。最严重的情况是产品流向市场后发生问题,导致被迫召回,或者发展为信用问题。

热导致的问题,可能会造成产品的故障、冒烟或者起火、甚至发展到火灾等涉及到人的生命安全的问题,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热设计是非常重要的。由此,从初期阶段开始就必须进行切实的热设计。

热设计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

近年来,电子设备的小型化、高性能化成为了必然的技术要求,因此高度集成化在不断地发展。具体而言,使用的器件数量在增加,基板上的贴装密度得到提高,机壳的尺寸也变得更小。因此,发热密度在大幅地上升。

我们必须认识到,随着技术趋势的变化,热设计也变得比以前更加苛刻了。如前文所述,不仅仅对于电子设备、对于电子元器件也被要求“小型化”和“高性能化”,并要求具有“设计性”,因此热对策成为了一项重大课题。热设计与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、以及总体成本削减都有关系,因此其重要性在不断提高。

技术趋势的变化和热设计

近年来,技术趋势的焦点是“小型化”、“高性能化”、“设计性”。接下来会阐述这些技术趋势将会对热和热设计带来什么影响。

image.png

“小型化”

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要求,IC、贴装基板、以及电容器等其他器件的小型化也在不断地发展。在半导体器件的小型化中,例如,以往封入 TO220 那样较大的通孔封装中的 IC 芯片,被封入小型贴片封装中的情况,现如今并不少见。

另外,不断涌现出提高集成度的新方法。例如,把多个芯片封装在同一个模块里,或者把多种功能高度集成到同一个芯片上,从而提高功能-面积比。如上所述的器件小型化和高度集成化,会加剧发热。

下图是封装小型化的示意图。在热成像图中,左右两侧器件的功耗相同,左侧为20×20×20mm封装,右侧为10×10×10mm封装。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小封装中,表示高温的红色部分更加集中,也就是说,小封装的发热较大。

image.png

之后是高度集成化的例子。在相同尺寸的基板上,对比了搭载1 个器件(左侧)和搭载 2 个器件(右侧)的情况,可以看出温度的差异非常明显。

image.png

进一步地,把小型化、高度集成化的器件,在小型化的基板上,进行高密度、并且双面贴装的情况也在发生。

image.png

在高密度贴装中,贴片封装的器件向基板进行散热的有效散热范围变少,从而导致发热加剧。当机壳内部的环境温度变高时,可以进行耗散的热量将会减少。结果导致以往只在发热器件的周围产生高温,如今基板整体都会变成高温。这样一来,就连发热量较少的器件的温度也会上升。

“高性能化”

为了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,经常需要增加电子元器件、使用集成度更高和性能更好的 IC,进一步地需要进行信号的高速处理、以及信号的高频化处理等。以上做法通常会增加功耗,结果导致发热量增加。另外,在高频应用中,为了抑制辐射噪声,很多时候会使用屏蔽。在屏蔽内部热量会发生聚集,因此对于屏蔽内部的器件来说,温度条件会发生恶化。进一步地,以提高性能为理由来增大设备的尺寸通常是比较难的,因此会变成如前文所述的高密度贴装状态,机壳内部的温度会变高。

“设计性”

为了实现产品差异化和美学宣传,重视设计性的产品、进一步地以设计性优先的产品变得越来越多。这样做的弊端,是由于过度的高密度贴装、或者由于没能实现合适的散热,使得机壳温度过高从而发生问题。器件为了提高设计性、即提高外形的自由度,会如前文所述做小型化或者低背化的对应,更进一步地以设计性优先的情况也很多。

如前所述,随着“小型化”、“高性能化”、“设计性”的技术趋势的发展变化,元器件的发热量增加了,散热却反而变得更加困难了。因此,热设计的条件和要求更加苛刻了。这些确实是比较大的问题,但是除此之外,还有一点需要讨论。

一般来说,在设计电子设备时,对于需要遵守的热设计要求,公司都会有相关的评价标准。如果该评价标准已经过时,没能根据现在的技术趋势进行重新评估,那么该标准本身就会成为问题。当不进行相关讨论导致所遵守的标准是没有考虑现状的标准时,有可能会产生较大的问题。

为了应对技术趋势的变化,也需要对热设计的评价标准进行重新评估。

注:热设计尊重原创,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网站末尾图片.png

标签: 点击: 评论: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