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设计网

基于复合 PCM 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热管理被动热调节器

热设计
来源: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

原文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est.2024.111661

01 背景介绍


随着社会向低碳经济转型,未来几十年电池行业可能会出现数量级的增长。电池的生产用途广泛,每种用途都有特定的电力需求,从电力电子设备、启动电池设备到各种储能设备。由于其卓越的能量密度、较长的循环寿命和较低的自放电率,锂离子电池已成为储能技术的首选。然而,锂离子电池的效率、安全性和寿命与其工作温度密切相关。因此,必须开发有效的电池热管理系统(BTMS)并将其纳入储能设计中。


02 成果掠影


1.png


近日,华北电力大学徐超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新型热调节器,可以智能地利用体积变化来调节传热。热调节器在 PCM 和冷却系统之间建立被动负反馈机制,实现一致且最佳的电池工作温度。这项创新无需传感器或外部逻辑设备,而是使用由 PCM 体积变化被动调节的弹性阀。这反过来又调节冷却液流速和电池温度。团队对其热管理性能与自然冷却、纯 PCM 和复合 PCM (cPCM) 等其他配置进行了比较,在不同的环境温度(Tamb ) 下进行评估。结果表明,当T amb超过 30 °C 时,没有热调节器的电池将无法工作。在T amb  = 35 °C 时,采用 cPCM 的热调节器表现出重复切换,并有效地将电池温度保持在 38.13 °C 以下。当T amb  > 40 °C 时,两个热调节器都会启动以实现更快的散热。在 45 °C 时,采用 cPCM 的热调节器成功地将电池温度降低至 35.02 °C。在纯 PCM 中集成 AlN 可将电池模块的峰值温度降低 7.94%。热调节器还可以减少循环温度变化,突显其增强电池热管理的潜力。研究成果以“Thermal management of Li-ion batteries with passive thermal regulators based on composite PCM materials”为题发表在《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》。


03 图文导读



2.png

图1 比较两种热调节器(a)之前的工作,(b)的新设计。


3.png

图2 热调节器(a)模型图,(b)热阻网络图。


4.png

图3 带有cPCM热调节器的电池模块的组装过程。


5.png

图4 (a)正二十烷,(b)AlN,(c)cPCM 的SEM图

标签: 导热散热 点击: 评论: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