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热管成本太高了。
楼主仿真的很理想,铜底板与散热器之间应该没有加导热硅脂吧。
由于工艺问题,模块与散热器之间总是存在一些空隙的,要想更真实,应该加上导热硅脂。
不知道楼主是怎么计算出source是750W的,还请指教。
老款的igbt的结温一般是125℃,新出来的一般在150℃。
V基板用铝不用铜的可能还是成本的考虑吧。
我觉得如果散热器在加工过程中铆接的好的话,翅片和基板的接触热阻在仿真中可以不考虑
我想问一下楼主你散热器的基板厚度是多少?是不是也要对基板进行优化呢?我个人觉得基板在16~18mm比较合适
看了一下,仿真的很详细,source的表面设置有没有设置?如果没有设置,会有误差的。如果设置了,你设置了哪些部分,比如热方向你定义了吗,热阻定义了吗
请问IGBT散热功耗那里你怎么算出来的
貌似FLOTHERM做插片式的模拟,也是齿厚为1.6--1.8的比较好一些
另外模拟结果也是齿间距大一些,风扇的工作点会好,但是似乎最终的选择很接近型材散热器了.
这个结果对插片的实际应用的优点相矛盾?
楼主,何不在BOUNDING FIN上面再加个COVER.以防止漏风.
我之前也用BOUNDING FIN做过两个IGBT的案子,发现加上COVER以后,性能会提升一些.
你可以试一下
另外,BOUNDING FIN的齿厚最好设计成0.5,1.0,1.5或2.0mm
因为这样的板材容易买些,如果设计的不是常见的板材,很多散热器厂商很有可能加工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