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注-册

手机短信,快捷登录

微信扫一扫,快捷登录!

搜索

关于练习Icepak中文培训教程(总汇)的几个问题

关于练习Icepak中文培训教程(总汇)的几个疑问

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。大家以后关于这个教程都发在这个地方吧,


可能我问的有些简单,但是我做研究就是每个数字都是要问些问为什么,希望那些高手们能帮忙回答下问题。小弟谢谢了。这些问题不搞清楚,我实在睡不着阿,大家认为简单的就指导下,难的大家讨论下,大家共同进步。

1.教程1翅片散热器
1.网格设置的时候,为什么设置成Max X size to 0.01, the Max Y size to 0.01, and the Max Z size to 0.02.
2.设定所有plates的网格时候,为什么要设置Low end height 及 High end height, 将Requested一栏都设定为 0.004,教程上说为了使得所有plate外围的每一层网格的高度为0.004 m,请教是如果确定这个数字的,何种情况下需要改这个参数。
3.设定所有sources的网格:打开 Y count 及 Z count, 将Requested一栏分别设定为3 和 4。请教是如果确定这个数字的,何种情况下需要改这个参数。
4.对于Color levels, 选择 Calculated
及 This object
选项。选项有什么区别?

5. 显示背板的温度云图(f) 对于Contour options, 不选 Solid
而选 Line. 为什么?对于Shading options, 保持 Banded. Banded如何翻译


6.恢复重力选项,为什么有些例子没有?何种情况需要恢复重力选项


7.、显示速度向量切面设定( PX, PY, PZ) 为 ( 0.04, 0, 0), 及 ( NX, NY, NZ) 为 ( 1, 0, 0). 该定义是在Y-Z平面做了一个通过点(0.04, 0, 0)的切面. 请问后面的( NX, NY, NZ) 为 ( 1, 0, 0)代表什么意思?




教程2辐射的块和板



1. 生成网格(a) 在 Mesh control
面板下, 设定 Max X size, Max Y size, and Max Z size 为 0.02. 为什么?


2. iii. 打开Low Y height
和 High Y height,
将Requested设置为 0.002 .


3. 设置迭代次数为200.为什么要设置200?何种情况需要改变迭代次数


教程3瞬态分析


1. 设置 Time step increment(跌代计算的时间步长)为1. iii. 设置 Solution save interval(保存结果的时间步长)为5. 为什么这么设置


2. 在 Initial conditions(初始条件)选项下,设置 Y velocity
为 0.1 m/s.为什么设置0.1,其他可以吗?只要是初始值


3. 生成模型的网格,选中Init height
选项,并设为0.005.将Min elems in fluid gap
由3改为2.为什么?


4. Rayleigh数和Prandtl数大约分别是3.6 10 和 0.7,因此流态是湍流. 既然已经设定为湍流了, 请问是否错了,应该是层流。因为教程2就是RE为1.5*10e7,PE为0.7就是laminar




练习4 笔记本电脑


1.问为什么没有说设置重力参数,还是要设置,但是认为是默认改没有说。


2.创建CPU风扇的通风口. 单击 按钮创建一个新的grille,单击 按钮打开Grille面板.请问通风口一定要grille吗?可以是opening.


3.对于Velocity loss coefficient(速度损失系数), 选择Approach
并设置Quadratic coeff.
为 30. 请问为何设置这个参数

3.检查网格,这个步骤,我每次都做,但是做了和没有做意义好像不大,我看不出网格那里设置不好,请教高手,怎么检查网格。
4.残差曲线会象图代表的意义是如何?非常接近 10 e-3 而且其它都低于该值,你可以认为收敛.是指这个例子还是所有情况?
新问题5.请教为什么这个例子用Plate对象表示而不是PCB,有些散热器用Block为什么不直接用模型里面的散热器模型。






练习6 由IGES导入的发热板模型


1.
为什么不设置重力参数?


练习8 Zoom-in建模

1.
在Mesh control
面板中, 设置参数Max X size, Max Y size, Max Z size为0.03。为什么?
2.改变Max size ratio的数值为3。改变Max O-grid height的数值为0.01。 打开Y count
并在Requested中输入10。 打开Low end height并在Requested中输入0.003。 打开High end height并在Requested中输入0.003。为什么这么改变?

2.按照如下数值输入收敛因子:
.
Pressure: 0.7
.
Momentum: 0.3
.
对Temperature, Viscosity和Body forces保持原来的数值。是不是松弛系数都是可以这么改的,都是改为0.7.

还有些问题,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。大家以后关于这个教程都发在这个地方吧,



未命名.GIF (7.89 KB)

Icepak实例详解(中文)



  [热设计论坛版规] [增加积分的方法] [中国热设计网 QQ群号: 103443015加群验证:工作城市-论坛会员名]

大神点评9

凹凸曼 2011-5-1 08:42:22 显示全部楼层

鼓励,鼓励!这份仔细认真确实难得

欢迎各位ICEPAK学习者积极参与讨论,对于启发性的提问和回答会考虑加分鼓励..

AVC 2011-5-1 08:42:22 显示全部楼层

不错!!ss先来占个座,等会有时间参与一下!!!

热热热 2011-5-1 08:42:22 显示全部楼层


这个偶知道。
通过一点可以做很多平面,(NX,NY,NZ)决定了平面的法向量。N应该是normal的意思。

往事飘去 2011-5-1 08:42:22 显示全部楼层


如果通风口是完全敞开的,grille和opening应该是一样的。但通常情况下通风口需要设置一定的流阻,这时候就要用到grill。

KOKO 2011-5-1 08:42:23 显示全部楼层


选项间的区别就是显示的温度范围不同,this object的温度范围上下限分别是所选物体的最高最低温度。其他类似。

久而旧 2011-5-1 08:42:23 显示全部楼层


选solid还是line看你实际需要,选哪个都可以。我一般的习惯选solid,看上去漂亮一点,不过如果你想投篇比较正规一点的paper,还是建议选line,毕竟搞研究不比骗老板,还是看上去学术一点的好。
Banded是指在显示变量的level之间有明显的颜色分界,不像smooth那样是均匀过度的。如果一定要翻译成中文,还真有点难。条纹?

千里目 2011-5-1 08:42:23 显示全部楼层

报告楼主,zzy偷懒。

花开茶蘼 2011-5-1 08:42:23 显示全部楼层

这样的讨论贴多多益善


cliffcrag 2011-5-1 08:42:23 显示全部楼层



工作太忙,不好意思.

多亏有两位在,问题回答很到位.

楼主不少问题都是针对网格的,我觉得教程中的设置不一定是最优的,为了快速得到计算结果,不会分得太细.
应该学习的是其控制网格的方法,具体数值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.总的原则是:尽量在高速度梯度和温度梯度处加密网格.

针对其中有些问题,补充一下.
教程2
3)为保证计算精度,首先应确保计算收敛.可以通过设置monitor point来参看对象温度/速度,当其保持不变后可以认为计算收敛.



教程3
1)迭代时间步长和Solution save interval,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.瞬态变化快(比如交流电),就应该设置较小的时间步长.
4) 关于流动状态的选择,最好自己计算一下.判断标准: 自然对流时 层流<1E9;

关于收敛因子:强制对流取0.3-0.7;自然对流取0.7-0.3.


建议楼主有空去看看<数值传热学>,有助于理解该软件和相关热仿真知识.
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-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