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设计论坛

标题: 现在还有谁是手算热模型的高人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icegoods    时间: 2017-3-16 15:15
标题: 现在还有谁是手算热模型的高人
这些年什么行业都是软件工具玩的溜的

弱弱的问下各位大神,现在还有谁是手算热模型的高人,老板说软件按个按钮出来的结果总觉得心慌。


作者: space    时间: 2017-3-16 16:02
你看下《传热和传质基本原理》或者余建祖的那本书,里面都是手算的。软件为工程师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工具,不需要手算迭代,是一个进步。更进一步,手算的结果也是基于一系列简化和假设,如果假设不合理,或参数出错,结果一样是没有参考价值的。从这一点来说,手算和软件仿真是在一个层次的。

软件应用的好,不是你操作有多熟练,而是你熟知软件背后的机理,你对热模型的假设和简化要可信,你输入的热参数符合实际。这背后当然离不开你对传热学机理的深刻把握。
而手算结果的可信程度也正是基于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。
你总不能用湍流模型来算层流的案例吧?



作者: jingwei1002    时间: 2017-3-16 20:23
同意楼上。
斯坦伯格的电子设备冷却技术同样是手算的各种案例。但更多是讲述了物理量的含义,物理量之间的关系,以及模型简化的方法。
软件让计算迭代加快,根基还在原理。
作者: qincheng    时间: 2017-4-28 12:54
难到不计算吗?
反正我是要算的。
作者: qincheng    时间: 2017-4-28 12:57
qincheng 发表于 2017-4-28 12:54
难到不计算吗?
反正我是要算的。

先手算,再仿真,我才会有把握,因为仿真是验证和优化设计方案,实验又是同时验证设计和仿真。
作者: qincheng    时间: 2017-4-28 13:10
余建祖的书只是概要的写了传热学的一些,用于简略估算,复杂的写得还不是很深。
作者: Cissy    时间: 2018-11-30 09:54
qincheng 发表于 2017-4-28 13:10
余建祖的书只是概要的写了传热学的一些,用于简略估算,复杂的写得还不是很深。 ...

手算是怎么操作呀?我们的热设计团队里没有做手算的。
作者: 液态金属    时间: 2018-11-30 16:24
Cissy 发表于 2018-11-30 09:54
手算是怎么操作呀?我们的热设计团队里没有做手算的。

根据热流量的通路,估算各个传热环节的热阻,然后根据热流量和热阻估计大致的各环节温差,最后把各环节的温差和仿真结果对照,看各关键节点的温度是否一致。这样可以验证仿真软件仿真的结果是否可靠。因为仿真软件把很多计算细节都封装了,可能存在未知的建模和计算错误,通过手算验证可以避免这些问题。让热设计温度预测更加准确~
作者: Cissy    时间: 2018-11-30 16:34
液态金属 发表于 2018-11-30 16:24
根据热流量的通路,估算各个传热环节的热阻,然后根据热流量和热阻估计大致的各环节温差,最后把各环节的 ...

多谢回复,是不是就是指对于一个芯片,从结、壳、tim、散热器、空气都会有一个温差,然后计算的和仿真的对比?或者还有其他内容吗?
作者: 液态金属    时间: 2018-11-30 16:52
Cissy 发表于 2018-11-30 16:34
多谢回复,是不是就是指对于一个芯片,从结、壳、tim、散热器、空气都会有一个温差,然后计算的和仿真的 ...

是的,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关的理论模型,比如扩散热阻,界面热阻,对流热阻等,把理论计算的温差和仿真的温差对比,可以发现仿真误差较大的环节(特别是仿真网格很差的情况)。除了温度对比,一般还会校核下关键环节或界面走过的热量,看看走过的热量或漏热是否符合基本经验或基本传热规律。一般这样检查一遍,仿真的结果就比较真实可信了~
作者: ckchiang    时间: 2018-12-1 12:36
你們太厲害了。我現在用流網路,還只待在破功的階段。
作者: qincheng    时间: 2018-12-17 20:29
Cissy 发表于 2018-11-30 09:54
手算是怎么操作呀?我们的热设计团队里没有做手算的。

前期方案设计不工程计算???除非你们都用别人的现成的,自主开发你不工程计算????




欢迎光临 热设计论坛 (https://resheji.com/bbs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