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设计论坛
标题:
电源转换模块中Icepak案例求教!
[打印本页]
作者:
独自美丽
时间:
2011-5-1 09:02
标题:
电源转换模块中Icepak案例求教!
最近在做一个案例,有些问题请教大家一下,希望各位指教!
先描述一下问题:
---电源转换模块中有三个LM2596发热量较高,需要增加散热器冷却。
---环境条件:温度20度基本恒定,标准大气压下。
---芯片安装情况:(出于设计考虑,不能把实物图片发出来,见谅)
芯片竖直安装在PCB上面,表面与模块外壳接触,中间添加导热脂,外壳外侧安装散热器。外壳和散热器为铝材。用螺钉将芯片与外壳和散热器固定在一起。
---芯片参数:TO-220, Theta(Junction-Case):2C/W, Theta(Junction-A):50C/W,Max Junction Temperature: 150C
---主要工作就是设计散热器。
---现阶段设计参数:
散热器整体尺寸:135mmX30mmX19mm(LXWXH)
散热器基板:2mm
肋高:17mm
肋截面积:5mmX2mm
肋间距:L方向3mm,W方向2mm
现在设计刚刚开始,所以还没有做热测试,但是散热器已经在模块上面使用,芯片工作正常,散热器可以满足要求。
今天用ICEPAK作了仿真,仿真结果却出现了问题。温度明显过高,超过节温的。
ICEPAK模型和结果如下图:
建模情况:
用Block表示芯片,指定为双热阻模型,Theta(j-b):2C/W(接触散热器), Theta(j-c):50C/W,每个芯片功耗6W.
散热器详细建模
模型的初始条件:20C, 1Atm, Radiation-Off, Gravity-On
结果芯片表面最高温度为144C,明显和现实情况不符。
不知道那里出现了问题,希望大家指教一下。
下载 (9.67 KB)
下载 (23.69 KB)
用Flotherm验证了一下,结果和ICEPAK差不多也是140~150C.
主要问题如下:
1. ICEPAK中的Gauge Pressure, 是不是绝对压力?模型中设定的是1Atm.
2. Radiation在自然对流中应该打开,是不是直接在Basic Parameter中选上就可以?其他怎么设定?现在参数不是很全面,所以没有打开Radiation.
3. 芯片模型是否正确?个人认为,Theta(j-c)取50C/W不是太合理,请大家指教。
4. 芯片的热量是估计值,基本就是最大值了,实际应该如何计算?
不知道其他地方有什么错误,请大家指教。
下一步工作:
1. 散热器的理论近似计算,校核。
2. 实际测量温度。
请大家帮忙。
附件中icepak模型的压缩文件
Icepak.tzr.rar
(21.69 KB)
作者:
撒哈拉的泪
时间:
2011-5-1 09:02
补充一点:
由于模块内的PCB和其他元件发热量很低,所以忽略不计了。
这样简化的话,主要就是三个芯片的散热,所以没有把模块外壳和其他元件在模型中体现。
这样处理是否合适?
作者:
林外芭蕉
时间:
2011-5-1 09:02
1,加辐射(具体步骤参见icepak练习教程中案例2)
2,Gauge Pressure是表压,保持默认0(即实际压力-标准大气压=0)
3,Theta(j-c)取值影响应该不大,不是主要散热途径。可由实验结果改进。
4,芯片发热量一般取正常工作时的发热量,也方便与实验结果比较(最好跟硬件工程师讨论)
另外,边界条件可以考虑调整:实际产品四周都是绝热的?
作者:
往事飘去
时间:
2011-5-1 09:02
為何Rja=Rjc??
作者:
小怪兽
时间:
2011-5-1 09:02
下载 (33.69 KB)
加密的网格
下载 (21.59 KB)
没有开辐射的仿真结果
下载 (21.87 KB)
开了辐射的仿真结果。
作者:
fluent
时间:
2011-5-1 09:02
额加密网格计算了一下,在没有开启辐射的情况下,结果如下,是结温:
Network junction temperatures:
IC_1 int1 121.576 C
IC_3 int1 131.02 C
IC_2 int1 128.51 C
希望楼主把实验的结果发过来,让大家都可以比较一下。
作者:
秋末天空
时间:
2011-5-1 09:02
如果打开辐射模型,结果如下:
Network junction temperatures:
IC_1 int1 98.997 C
IC_3 int1 106.526 C
IC_2 int1 104.738 C
作者:
唱国歌
时间:
2011-5-1 09:02
谢谢大家关注,现在正在准备实验。得到结果后马上和大家分享。
另外,还有个问题:
松弛因子的设定怎么理解?自然对流0.7-03;强迫对流0.3-0.7,对吗?
具体含义以及理论基础为何?
谢谢
作者:
冷冷冷
时间:
2011-5-1 09:02
松弛因子默认的就可以了
作者:
大雨
时间:
2011-5-1 09:02
我的仿真结果:
Mass flow rates:
Object Specified Calculated
cabinet_default_side_maxy 0.0 kg/s -0.001027 kg/s
cabinet_default_side_miny 0.0 kg/s 0.001028 kg/s
Volume flow rates:
Object Specified Calculated
cabinet_default_side_maxy n/a -0.0008846 m3/s
cabinet_default_side_miny n/a 0.0008848 m3/s
Heat flows for objects with power specified:
Object Specified Calculated
IC_1 6 W 5.999 W
IC_2 6 W 6 W
IC_3 6 W 6 W
Network junction temperatures:
IC_1 int1 78.503 C
IC_3 int1 86.913 C
IC_2 int1 84.815 C
Heat flows for openings, walls, grilles, and fans:
cabinet_default_side_maxy -2.76 W
cabinet_default_side_miny -5.163 W
Maximum temperatures:
IC_1 71.89 C
IC_2 77.37 C
IC_3 79.54 C
Overall totals:
power = 18 W
mass flow through boundaries = 2e-007 kg/s
volume flow through boundaries = 1.722e-007 m3/s
作者:
resheji
时间:
2011-5-1 09:02
根据LZ说功耗6W为最大,预计散热器上实际测出来的温度为60℃左右;
作者:
小甜甜
时间:
2011-5-1 09:02
您用的什么工具什么模型计算的?为什么我们两个的差别也有20度?
我用的是icepak,零方程的湍流模型。环境温度20度。
而且发现,我的空气的流量比你的大,反而温度比你的高?
Mass flow rates:
Object Specified Calculated
cabinet_default_side_maxy 0.0 kg/s -0.001133 kg/s
cabinet_default_side_miny 0.0 kg/s 0.001134 kg/
作者:
xlt
时间:
2011-5-1 09:02
工具相同,软件设置也类似;
应该是芯片参数设置的问题:
---芯片参数:TO-220, Theta(Junction-Case):2C/W, Theta(Junction-A):50C/W,Max Junction Temperature: 150C
如果Rjc=50C/W,散热器效果差很多了;
话说,LZ的实测结果呢?发上来看看
欢迎光临 热设计论坛 (https://resheji.com/bbs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4